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招商动态 > 工作动态

副中心 新动能 | 芜湖:双向奔赴 美美与共

发布日期:2024-02-08 08:24 来源:人民网 阅读次数: 字体:[    ] 背景颜色:

“2023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第六、获评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全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排名中,芜湖跻身全国20强……

毫不夸张地说,有一种幸福叫芜湖。它既是触手能及、妙而可言的文化软实力,更是稳扎稳打、历久弥新的发展硬实力。

这种“软硬兼备”的幸福力,也将是这座城市未来的竞争力。

2023年,芜湖市掏出真金白银247.7亿元,用于人民城市项目建设。这虽是一笔不菲的投入,但时间将证明,这更会是一笔价值极高的投资。

人民城市有温度,一枝一叶总关情。

城市要发展,就要“留下人、留住人、留住心”。在芜湖,智慧菜市,让买菜如同逛商场;口袋公园,让市民“转角遇见美”;古城老街,让城市盛景扑面而来……芜湖,正不断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

一座菜市、一个公园、一条老街,便可窥见人民城市理念带给芜湖日新月异的改变。


利用轻轨桥下空间建起的口袋公园。芜湖市城管局供图

“菜篮子”  拎出满满幸福感

自从大江市集开业以来,今年68岁的汪宁,是雷打不动天天都要逛上一趟。在他眼里,不仅是因为“高大上”的环境、“接地气”的价格,更多的,是这里的市井新风貌。

“菜市、商超、餐饮样样俱全,从家走过来也就10来分钟,权当遛弯了。”汪宁打趣道,“一天一趟,成了习惯。”

汪宁天天打卡的市集,坐落于芜湖市弋江区,因与十里江湾仅数百米距离,故取名“大江市集”,这是一家在传统农贸市场基础上,+便民服务,+美食餐饮,+生活超市,+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五位于一体的生态集合店。


烟火气十足的大江市集。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虽然开业刚满一年,但说起大江市集,很多芜湖人都耳熟能详。

在这里,买菜就好比逛商场,有手扶梯、有咖啡店、还有老字号。空间整洁明亮,买菜卖菜的日常交易也有科技加持,就像装了一颗“智慧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借助“一秤、一屏、一系统”,最具“烟火气”的菜市场搭上了数字化列车,守护着百姓的一日三餐,也守护着居民的美好生活。

四方食事,不过一盏人间烟火。用大江市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彪的话来形容,就是集烟火气、数字化、高颜值和文艺范等于一体,也是芜湖市首家智慧化菜市场。

每日快检数据、实时交易数据、客流客单数据……一目了然,商户心里有底,顾客心中有数,最关键的是,让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有了保障。陆彪告诉记者,如今的大江市集有颜值有智慧,还颇有几分文艺范儿,越来越受年轻人青睐。

在芜湖,大江市集被评为“最干净”文明菜市;在安徽,大江市集被评为“皖美消费新场景”。

作为城市品质的缩影,在陆彪看来,大江市集既是家门口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也是老百姓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只有办好办实,才能让“菜篮子”兜起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城市街角的“蕪小園·志喜园”。芜湖市城管局供图

“蕪小園”  家门口的“小确幸”

漫步芜湖街头,常常与一座座“蕪小園”相遇:草坪绿植点缀其间、彩色步道环园而建、健身器材随时可享……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举步临水,正成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人们的日常写照。

“蕪小園·康宁园”地处中江大道和赤铸山路西北角,不仅挨着轨道交通政务中心站,还挨着东方红郡小区。

对于小区居民魏媛媛来说,自从家门口建起了“口袋公园”,遛娃不再是“成长的烦恼”。

“出了小区大门,走几步就到,虽然小区里也有公园,但这里太阳好。”话语里,魏媛媛就好像发现了遛弯“新大陆”,放心多了,也轻松多了。用她的话说,这就是家门口的“小确幸”。

小“口袋”,大“民生”。像这样打开封闭绿地,转变为市民走得进、看得到、摸得着的生态空间,已成为芜湖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合理布局,播绿点翠,让“口袋公园”触手可及。

位于弋江区的中江新村,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原有的社区小花园年久失修,运动设施也寥寥无几,为了满足居民运动休闲的需求,“蕪小園·利民园”在小区外的一块绿地上建了起来,还增添了不少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

自打口袋公园落成后,以前很少碰面的街坊邻居,也都能经常聚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天。

“只要天气好,早上来晨练,下午来唠嗑,一天至少得两趟。”年逾八旬的陶大珍是中江新村的老住户,她告诉记者,“过去锻炼要过两个红绿灯,不方便不说,还不安全,现在出小区顺边走就能到,方便多了。”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决定了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口袋公园是芜湖建设人民城市的创新之举。截至目前,已经建成“口袋公园”100座,不仅扮靓城市“颜值”,叫好又叫座,更提升人们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公园虽小,装着的却是人民城市的大格局、百姓群众的小日子。

在芜湖市城管局园林管理科科长钱元元看来,口袋公园建得越小而美、小而精,就越便民宜居,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就越实在,城市就越有吸引力。


复建的古城门。芜湖市委宣传部供图

老坊巷 焕发生机和活力

青弋江畔,一比一还原复建的芜湖古城长虹门巍然矗立。

入街区内,“中华老字号”耿福兴店里宾客满座,等待品尝地道“芜湖味”的人们排起长队。但凡得空,李炜就在店里忙着招呼客人,不亦乐乎。

1987年出生的李炜是土生土长的芜湖人。“打从我记事起,就听父母辈时常讲起古城的故事,不少儿时的记忆就在这里。”李炜说,这片坊巷寄托着他浓浓的乡愁。

而今,30多年过去,规模壮观的古城经过匠心修缮,让老街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古城花街开街后,李炜回到了坊巷,成为较早入驻古城的非遗老字号当家人,“随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在这里同样看到了商机。”

和李炜不同,年纪相仿的陈群则是新芜湖人。2020年来到芜湖之后,不仅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书房,还成了古城占川书局的店长。

“中西合璧的老建筑,12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古城的兴衰,也见证了芜湖的发展。”身为店长,陈群看到记者,便饶有兴致地介绍起来,“目前书局藏书近3万册,一楼文创,二楼阅读,平均下来日接待读者和游客多达2000人左右。”

来芜湖三年,对于陈群来说,早已是他乡变故乡。


夜幕下,古城烟火升腾。芜湖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芜湖古城的业态不断丰富,除了商业街区、文化街区之外,还开放了不少公益博物馆,有芜湖铁画,有芜湖米市,还有傻子瓜子和益然香木榨油,为的就是让大众看到芜湖厚重的历史。

前不久的新年夜,芜湖古城吸引了10万人前来打卡跨年,这让陈群惊叹不已,过去“市声若潮、至夕不休”的古城场景又回来了。

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保护。古城是芜湖城脉、商脉、文脉的发源地,至今仍旧保持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开街三年,“老字号”重装亮相,传统艺术轮番登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正不断被“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

人民城市,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是城与人的美美与共。

芜湖,正以超前的眼光,通过人民城市建设,让城市变得更有内涵、更有品质,也更有温度。幸福感走在全国前列的芜湖,也将把“芜湖式幸福”进行到底。

(责编:关飞、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