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 新动能 | 芜湖:彼岸新城 未来已来
长江之畔,矗立百年的老海关旧址和毗邻的滨江大厦相映生辉,述说着这座“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厚重历史。
长江之上,满载货物的轮船穿梭往返,长江大桥飞架南北,让天堑变通途,承托着一座正在“起飞”的安徽省域副中心。
长江之底,左右两台盾构机开足马力,加速掘进,“皖江第一隧”迎来新突破,将成为江南江北的又一纽带。
长江滋养芜湖,芜湖拥抱长江。
从沿江到拥江,从一隅到两岸,格局之变,带来气象万千。
芜湖十里江湾。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产业向未来 积聚新动能
从芜湖主城区出发,上长江三桥一路向北,约10多分钟,还未及下桥口,就能看到“芜湖江北新区”几个大字赫然在立。在建的楼宇、旋转的塔吊、往来的车辆……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扑面而来。
芜湖江北新区,正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地方,长江到此向北而流。向东与芜湖主城隔江呼应,向西联接马鞍山、合肥,独特的区位、交通、空间优势,江北新区被寄予厚望。
“江北新区是实现芜湖垂直崛起的最大潜力、最大优势和最大空间。”芜湖市委书记宁波表示,一体谋划推进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营造,加快推动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深化江北与经开区、高新区产业联动发展。
奇瑞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二期、隆基光伏二期、“中华数岛”华为项目等加快建设,安徽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集群、“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加速推进,信义七期光伏组件盖板项目、海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等一批百亿级项目业已投产。
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启动。芜湖市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江北新区正在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芜湖集群、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发展机遇,全力打造新兴产业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创新发展高地。
走进位于江北新区大龙湾片区的“中华数岛”,这里的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东数西算”工程芜湖集群起步区核心区,目前已引入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科曙光等一批“中字头”和优质行业龙头企业10个,总投资约545亿元。
“实现了从上游到下游各类数字生态企业的集聚。”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阳小玲表示,努力将“中华数岛”打造成国家智算产业集聚区和国家智算产业集群的先行者和示范区。
在建的“中华数岛”。查小刚摄
创新向未来 激发新活力
海程新材料(芜湖)有限公司是一家高分子材料企业,作为落户芜湖20年的汽车密封圈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它见证了芜湖的成长。
因为产能扩量、技术升级需要,去年海程新材料从芜湖市主城区整体搬迁至江北,一期厂房已经开工建设,“这里是我们公司最新的产品线,也是标准最高、科技最先进的产区。”公司项目负责人李燕告诉记者,“选择江北,看中的就是未来。”
行走芜湖江北,火热的建设场面、一个个拔地而起的百亿级项目,无不昭示这里是芜湖的未来。
向未来,看准了就抓紧干。
2022年6月8日,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鸠江区政府驻地迁移的公告,鸠江区政府驻地由官陡街道迁移至二坝镇,正式入驻江北,开启了“干在江北、住在江北、奉献在江北”的历程。
“鸠江区一直承担着芜湖城市发展‘开路先锋’的职责,习惯了‘变’,练就了‘包容、开放、创新’的品格。”鸠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江北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坚持高起点、高水准、高质量,高位打造改革创新实践地。
“拿招商来说,现在我们围绕全区四大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条,梳理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主动出击。在招商中重点考量企业在行业领域的占位、在市场上的比重,有无高附加值。在执行中更加注重前期研判和后期退出机制。”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招商部负责人汪昌青说。
“皖江第一隧”建设迎来新突破。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向未来,要向创新要活力。
“江北新区揭牌以来,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注重用市场逻辑谋事、用资本力量干事,探索实施‘管委会+公司’模式,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城市新区。”阳小玲说。
江北新区是新兴产业集聚地,更是创新创业新高地。
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管理运营体制。组建前湾集团、大龙湾控股集团两家独立运行的国有公司,赋权开发建设职能,抓大放小、放开手脚,让专业的公司干专业的事。
一方面,依托“母基金+子基金”投资模式,发挥“基金+产业”赋能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汇聚江北。
另一方面,建设天门方舟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湾谷科技园、青年创业城等百万平方米系列创新平台,打造“众创空间+人才孵化中心+青年人才公寓+人才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同时,深化与清华科创、奇瑞集团等院所机构产学研合作,吸引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向江北新区集聚。
远眺芜湖三桥。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发展向未来 共享一江水
应用AI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单目摄像头、高速高拍仪、二维码扫描仪等专用设备,实现27种软硬件功能于一体……今天,在江北新区两为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综窗超级柜台,市民和企业通过“一柜、一机、一人”即可办理政务服务高频事项。
这样的“未来”场景正越来越多在江北呈现。
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美丽城市建设。”
作为一座冉冉升起的新城,江北新区着墨最重还是“人民城市”。
2024年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建省级江北新区、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城市功能配套,高品质推进育红小学江北校区、通江大道、城南过江隧道等项目建设,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营商环境新高地。
围绕“彼岸新城、湾畔都心”的目标定位,江北新区加快建设“六百工程”,力争到2027年,基本建成100公里串联绿道、100公里环绕水系,100公里干支道路,100公里综合管廊,100万平方米科创楼宇,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江北新区始终坚持绿色、复合、共享的城市建设理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生态原貌做规划。”阳小玲说。
聚焦惠生联圩长江生态公园、内外龙窝湖,打造100平方公里的长江生态湾,构建天门山——黑沙洲100公里滨江绿色发展带……围绕黄金水道做足水文章,芜湖长江两岸,美美与共。
“皖江第一隧”芜湖城南过江隧道今年将建成,泰山路大桥、北京路过江隧道(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交通网络越织越密,芜湖长江两岸,无缝衔接。
合芜宣城际、北沿江高铁、合芜磁悬浮加快推进……江北新区全面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
瞰长江,东流至此回,两岸灯火阑珊,正在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