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2-06-16 09:59信息来源: 芜湖市投资促进中心阅读次数:编辑:吴洋 字体:【  

夏云兴代表:

您在市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对特色小镇支持力度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打破建制镇地域界限,按照统筹产城融合和突出地方特色的发展思路,全市涌现了一批特色小镇。截至目前,全省培育了100家特色小镇(不含微型产业集聚区),其中芜湖市12家,总数位居全省第一(黄山11家、合肥9家、滁州4),共争取省政府奖补资金2.4亿元(每个小镇2000万元)。

    20213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皖政办秘202123号),主要包括准确把握发展定位着力强化规划引领聚力发展特色产业九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全省特色小镇建设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力发展特色产业

芜湖结合产业优势,已成功创建制造类小镇6个(湾沚区航空小镇、繁昌区春谷3D打印小镇、弋江区智能网联汽车小镇、南陵县智慧物流装备小镇,无为市高沟电缆小镇、繁昌区青梅健康小镇);服务业类小镇4个(湾沚区殷港艺创小镇、弋江区松鼠小镇、鸠江区鸠兹徽创小镇、湾沚区红杨汽车休闲运动小镇);农业类小镇2个(南陵县大浦我家农场小镇、湾沚区荷花小镇)。2020718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在省发改委专报批示:请认真总结殷港艺创小镇建设的经验,加大在全省的推广力度,建设更多的精品特色小镇。

(二)完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

对获批的省级特色小镇,芜湖市以省级奖补资金的10%,即200万元给予市级财政资金奖励,并在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申报列入省级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计划,安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例如,在2021年第二批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申报中,我委为殷港艺创小镇争取1000万元,用于区域环境整治和修复提升。

(三)创新土地供应管理

我市积极引导各县区对特色小镇实施柔性化供地机制,鼓励利用增减挂钩、低效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租赁农村宅基地等方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利用腾笼换鸟方式对老旧工业厂房、闲置建筑物等进行改造提升。例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先进典型的殷港艺创小镇,按照艺创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将旧厂房改造为文化艺术双创空间、将空心村改造为艺术家村,引进孵化文创企业100余家,带动周边就业5000余人,先后获评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四)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我市大力实施紫云英人才计划,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方案》,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大力开展农业农村领域招才引智,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建设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芜湖样板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让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进入农村,进入特色小镇。

(五)强化规范纠偏

省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印发《安徽省级特色小镇评估办法》,围绕产业发展、功能聚合、生态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设置指标。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湾沚区殷港艺创小镇、无为市高沟电缆小镇2家验收材料已上报。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关于一镇一策、因地制宜、精准支持的建议

目前,我委正在拟定全市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要求各县市区针对辖区内各特色小镇精准施策,突出特色,在交通、土地、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的导入上采取“一镇一策”,在战略研究、发展规划、政策支撑上给予相较于普通乡镇更大力度的支持,差异化地推进小镇建设,增强小镇内涵,实现“一镇一风格”,从而整体提升区域发展势能和综合竞争力。

(二)关于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建议

根据省发改委要求,针对我市的12省级特色小镇和1和微型产业集聚区市发改委正在开展调研工作,力求按照特色小镇清单管理制度,明确运营主体和创建主体权责,进一步理顺各小镇的体制机制建设。同时,将特色小镇建设与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结合起来,重视社会参与和共同分享,让特色小镇建设真正惠及百姓,梳理出一批工作典型,向全市推广。

(三)关于提高全市各类政策的普惠的建议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统筹做好全市特色小镇要素保障、项目落地、政策落实等工作,进一步总结建设经验、提升小镇质量、抓好梯队培育。同时,市发改委将对各类小镇普惠性政策的落地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的新型城镇化考核之中,引导各县区加大对公共性、平台性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筑巢引凤放大特色小镇产业集聚洼地效应,降低镇内企业投产成本,吸引各类先进要素在特色小镇内集聚发展把特色小镇打造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空间、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撑、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新载体。